小麦单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、连续4年超全国平均水平,5年累计增产近80亿斤,增量占全国同期的四分之一……安徽近年来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,为全国粮食增产探索了道路,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自2005年安徽实施小麦高产攻关以来,小麦产量灾年屡夺丰收。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0年,安徽小麦单产达340公斤/亩,比2005年增加84公斤/亩,增长32%。其中,小麦单产最高田块纪录更是刷新到739公斤/亩。小麦总产达到241亿斤,比2005年增加79.7亿斤,增幅近50%。单产、总产均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。以安徽沿淮小麦主产区1000余万亩种植面积和今年单产340公斤计算,安徽小麦五年来的增量相当新增一个“淮河粮仓”。
“意义不光在于产量,关键还在于找到了一条稳粮之路,破解了粮食生产‘逢灾必减’的怪圈。 ”发起并一直参与小麦高产攻关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说。
安徽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主要依靠四项关键技术的集成运用,即优质高产品种、科学播种技术、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。安徽省探索出一套以政府农技服务为主导、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力,“技随物走”的物化补贴方式为保障的“组合拳”,打通农技入户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五年来,安徽省委省政府不仅高度重视抓粮行动,而且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粮食增产,仅补贴小麦良种良法推广的财政支出就达4亿元。如何确保资金不撒“胡椒面”,真正转化成生产力?安徽省创新出“技随物走”的物化补贴方式,即将省级发放给各小麦主产区的相关补贴资金集中使用,由政府统一采购良种、化肥、农药等物品,免费发放给农户使用。
高产攻关在安徽乃至全国掀起了比学赶超的“抓粮热”。在各地抓粮信心倍增的背景下,安徽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计划已着手实施,计划再用五年时间小麦总产再增加20亿斤,单产步入全国小麦高产省前列。 |